沒想到繞了一大圈,王建民又回到了洋基體系,而有了之前備戰棒球經典賽的調整做基礎,第一場在小聯盟的正式比賽就直接到3A的Scranton RailRiders先發,目標是五局80球。
既然Scranton離我這邊開車"只要"兩個半小時,這一場代表王建民重新出發的比賽,當然是要到現場幫他好好加油。其實這場原本在星期五的比賽,因為大雷雨而延期,開車往Scranton的路上,先到球場的朋友就打電話來說我可以開回頭了。沒辦法,只好星期六再跑一趟,王建民改成在雙重賽第一場先發。
前一晚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的嫌犯才剛被逮捕,要進場時,工作人員說,因為波士頓事件,為了安全,禁止背包入場,只好把相機、簽名用具、加油板……全部想辦法往身上擺。而比賽前球場大螢幕也同時掛上紅襪隊和RailRiders隊徽,並為受害者默哀。
接下來看看今天王建民的投球表現,首先是球速,快速球(應該都是伸卡)的球速很穩定,現場球速顯示幾乎不是86就是87mph,最快到89mph,最慢是83mph。球速比大家期待的稍微慢一些,但可能跟天氣冷有關,雖然已接近四月底,但這一天突然變很冷,中午時甚至還飄了點小雪。現場氣溫一直都是個位數(攝氏),加上風大感覺更冷,而且王建民還是習慣穿短袖上場,溫度也許多少影響他催球速。
我坐在三壘側看不到球的位移,根據本壘後方的台灣球迷說尾勁還不錯。不過兩好球後的決勝伸卡威力好像不足,遇到狀況好的打者就一直被破壞掉,用球數比較多的幾個打席都是無法用伸卡解決,被打了不少界外球。球速不夠快也許是原因之一,畢竟之前若是王建民伸卡狀況極佳時,那噁心的軌跡是具有三振能力的。
今天投的變化球數用雙手就數得完,據其他球迷表示應該是曲球居多,球速一樣很穩定,看到好幾球都是73mph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天王建民這顆"初一十五"的變化球,效果和時機都很棒。有一球揮棒三振讓打者失去重心,球棒還脫手飛到三壘觀眾席。第四局配球突然以變化球為主菜,前兩球都讓打者眼睜睜看著球進壘,擾亂打者節奏之後,那局只用九球讓打者三上三下,是表現最精彩的一局。
再來談談被打出去的那六支安打。第一局那隻是內野鳥安,球不快也不慢,正面朝游擊手滾去,接傳一壘時球和跑者幾乎同時到。雖然打者速度很快,但這球我覺得游擊手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往前一兩步處理球,其實應該是必死球。不過後來跑者盜二壘失敗,變相三上三下。
第二局那支是強勁安打直向投手飛去,觀眾都驚叫了一聲,幸好王建民躲得快,這支安打就被打得很結實。話說這一局的第一個出局數是一壘內野邊線上方的飛球,跑者故意衝撞一壘手讓他沒接到球,結果被判妨礙守備出局。
第三局第一支安打也是從中間滾出去,很標準的安打沒話說。第二支安打是三游方向強勁滾地,三壘手攔到了可惜沒掌握好。那球游擊手已經到三壘手後方定位,若沒攔到讓游擊處理,傳二壘或一壘說不定反而來得及,只能說打者打得好,守方少了點運氣。
第五局那支二壘安打雖然打到warning track,但其實打到時就不覺得會飛出場外。右外野手第一時間判斷其實有點問題,是跑S型去追球,加上那時剛好又開始出太陽,所以可能也有受到陽光影響掌握不到球,不然那球是有機會接殺的。
第六局那支是右外野標準安打就不多說了,這支安打後就換投了,後援投手上來第一球就被打,跑者上三壘,幸好後來雙殺保住王建民零失分。總計王建民先發5.1局,投76球,52好球,24壞球,被擊出6支安打,3次三振,無四壞,無失分。(註:投球數官網記錄似乎有誤,此處以各大媒體訪問王建民之記錄為準)
其他投球部分的話,肩膀開掉是老問題,偶爾球還是會太高或太低,有三、四球挖地瓜,有一球還離本壘板很遠,但都有適時調整回來。
賽後花絮的部分,今天大約有二十名左右的台灣球迷到場,最後有十三位留下來等簽名,大家都是第一場結束後就到球員休息室外等,王建民一直待到快十一點第二場比賽結束才離開。隨著太陽下山,氣溫越來越低,風也越來越大,一群人等在門外凍到快變冰棒。後來觀眾走得差不多了,大家真的受不了才把車開到休息室外的優先車位躲到車裡等。等待是值得的,謝謝王建民幫所有的球迷都簽完名或拍完照才離開。
球賽結束時很多美國觀眾到休息室外等簽名,本來以為他們只是隨機找球員簽,沒想到現場觀察原來不少人是為了王建民,讓他簽完沒等其他球員簽就離開了。還有一對外國父子跟我們一樣第一場結束就開始等,小朋友手上拿著的還是王的球員卡。![]()
比起去年在國民隊2A看到的王建民,這回頭髮剪短了,經過經典賽的好表現,感覺也更有自信了一些,雖然面對球迷的熱情還是有點靦腆。離開前看他獨自走向停車場的背影,我們再為他喊了聲加油,他還轉過頭比了個勝利手勢說謝謝。希望他早日回到熟悉的大聯盟戰場,健健康康的繼續投出一場場好球。
(其他照片分享於 http://photo.xuite.net/dreamkid/6268409 )
編按:謝謝宸維提供的現場觀戰心得,『現場觀戰』是給到現場加油的朋友,自由發揮的園地,如果有興趣提供文章、照片、或是影片,請來信 [email protected],謝謝大家。
發佈留言